当代实力派青年山水画家
2014年9月,多幅山水画作品收录进庆祝建国65周年”主题《中国邮册》,并制作成邮票全国发行。
2014年10月,应邀参加在厦门市举办的爱新觉罗家族书画展。
2014年11月,多幅山水画作品入选“第三届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展”,先后在广州国画院美术馆和北京水立方展出,展出作品全部被相关单位和个人收藏。
2015年5月,入选《时代中国人·艺术名家》大型主题文献并担任艺术专家委员。
2015年12月,《紫云山秋韵》、《山堂松荫》入选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展。
2016年6月,创办“水云堂·焕之工作室”,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习创作和传承教学工作。
三、创作感悟
在外人看来,画画好像是一件非常轻松惬意的事情,孰不知其中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和辛苦。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山水画家,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,更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毅力。清代石涛提出的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、“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”的理论就是写生的最好写照。外出写生时,不仅要身负几十斤重的写生用具用品,还要经常忍受狂风烈日、严寒酷暑、阴晴雨露和风餐露宿的考验。可以说一件称心的山水画创作,靠的是“九十九分汗水和一分灵感”。
还记得和恩师李砚强先生去怀柔区东峪峡谷写生,我们在通往谷底险峻狭长的盘山小道上走了近两个小时,到达谷底时已经精疲力竭,当我们身处谷底举目四望,只见层峦叠嶂,峰岭高耸,浩荡的河水从脚下滚滚东去,心情异常激动,顿时精力倍增,一画就是大半天。时至今日,每当我进行绘画创作时,心中还充满写生时的激情感受,云雾缭绕中起伏的山峦,波涛汹涌的河水,还时刻激荡心怀,为创作增添了不少灵感。
屈指算来,从事山水画学习已十个年头,虽然辛苦却丝毫没有动摇坚持绘画的信念,因为作为一名山水画家,写生创作时就要全身心的融入到大自然当中,对山川心存敬畏,并从心底里去亲近她。自从走上山水绘画这条道路,我就坚定了一个信念,那就是不求名利,但求能亲身游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,将万千山水美景绘于纸面,供世人评赏,此生足矣!
【作品展示】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